5月15日,在律师节当天,在几位原解放军老政委及律所全体员工的共同见证下,瀛和北京第二届党支部领导班子正式改选成立。瀛和律师机构总部负责人、瀛和北京所主任孙在辰再次担任党支部书记,毛和文律师当选为副书记,裴虹博律师、迟占亚律师分别当选为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
▲ 政委们为新当选的支部委员佩戴党徽
2018年5月15日,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会议暨红色管理研讨会在瀛和律师机构总部多功能厅召开。万高潮、廖胜辉、白建新、王守华四位政委专程赶来参加相关活动。
会上,瀛和北京所党支部书记孙在辰作了题为《不忘初心,聚力升级,打造优质法律服务新生态》的工作报告;按照党章规定和上级批复,改选产生了新一届支委会;开展专题研讨,与会几位政委围绕如何搞好党建、发挥好“两个作用”的议题与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分享、交流,使大家深受教育和启发。
律师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全国36.5万人的庞大律师群体中,确保律师工作者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建立一支政治可靠、业务过硬的高素质律师队伍,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才能更快速地推动自身及行业发展、推进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律所组织成立了党支部,但深入探究后才发现,很多律所党支部是为了成立而成立,成立的意义及工作开展的方向完全不清楚。律所为何要成立党支部,成立后又将如何开展工作,这是每个律所管理者都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党支部副书记毛和文律师表示,当前有许多党员散落在企业中,没有明确的组织,瀛和党支部的成立,让散落的党员们重新凝聚在一起,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
会上,万高潮政委表示,律所党支部成立的初衷,应该旨在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凝聚人心,团结全员,共同搞好律所事业的发展,提高律师党员的思想觉悟。在组织活动时,应围绕新时代特色、律师业务、党内思想状况来开展。
廖胜辉政委表示,在律所成立党支部,加强律师党员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对于每个法律人都是有好处的,更能促进律所快速发展。王守华政委表示,非常高兴看到瀛和将“红色管理研讨会”这一议题引进律所,体现了瀛和不仅在律所管理模式上,更在党组织建设方面的大胆创新。
在律所党支部组织与建设上,专家们一一做了分享与点评,为如何走出一条属于瀛和特色的、创新模式的新道路提供了诸多见解与建议,为党支部探索新模式指明了方向。
瀛和党支部的发展,不仅仅有大咖指点迷津,更有许多核心骨干助力落地。会中,对瀛和党支部委员进行了改选与调整。新一届党支部委员均是律所业务部门主任及核心骨干,不仅能有利于党支部工作扎扎实实地推动落地,而且相信在新一届支委会的带领下,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会得到更好发挥。
进入新时代,社会建设等各个领域面临新的大发展机遇期,律师行业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做好律所党建工作,发挥好“两个作用”,是新时代行业发展的要求。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名律师的律师机构,瀛和更要确保律师群体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听党的话,服务于人民大众。坚定不移地做好党建工作,扎扎实实不务虚,也是瀛和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2018是瀛和的专业年,更是战略年。瀛和与赢了网的结合,将致力于线上线下律所全面发展,在规模扩张、专业强化、法律科技、业务协同、公益担当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升级,真正打造优质法律服务新生态。
2015年,在瀛和党支部成立之初,律所特聘请曾经在军队任职的8名政委担任特别顾问,为瀛和建设献计献策,保驾护航。他们是:解放军少将,原总参兵种部政委田永清将军;解放军大校,原解放军某研究所副政委,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副会长兼红色管理研究所所长李凯城;解放军大校,高级军事法官,原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副政委、政治部主任,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学术中心红色管理研究所研究员万高潮;解放军大校,律师,原解放军某军事代表局政委,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学术中心红色管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北京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廖胜辉;解放军大校、原解放军某部政委、中国无线电协会主任白建新;解放军大校、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学术中心红色管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市场学会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守华;解放军大校,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学术中心红色管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和君商学红色管理学习中心主任,河南焦作大学名誉教授简振新;原解放军某部高级工程师,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学术中心红色管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客舱服务部党建辅导员田忠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