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2. 深耕清远秉初心,守正创新担使命 | 大观的瀛和时刻

深耕清远秉初心,守正创新担使命 | 大观的瀛和时刻

2025-11-18 09:53:09

1763430978654425.jpg


清远,素有“珠三角后花园”之美誉,既坐拥北江穿城而过的生态之美,又承载着广府文化与客家文化交融的深厚底蕴,更是连接珠三角核心区与粤北生态发展区的重要枢纽。在这片兼具自然灵秀与发展锐气的土地上,广东大观律师事务所自1996年成立以来,用近三十年的专业坚守,书写着本土律所的成长答卷与法治担当。


清远作为珠三角辐射粤北的关键节点,近年来法律服务需求持续增长,本土律所既迎来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区域竞争加剧与转型升级的挑战。未来,如何打破传统律所发展模式,借力数字化手段实现效能跃升,成为众多清远本土律所突破发展瓶颈的核心命题。


今天,我们对话广东大观律师事务所主任刘华杰。作为一家清远本土近三十年老牌律所的掌舵人,他分享了在广东省法律服务市场日趋成熟、区域竞争不断升级的背景下,带领团队守正创新,走出本土特色律所发展之路的经验与思考。


“执业几十年,最沉甸甸的收获不是办了多少案件,而是在清远这片土地上,被乡亲们、企业家们当成‘自家人’的信任。”刘华杰主任这份感悟,成为广东大观律师事务所29年发展的“根”——大观所始终把“正直、正气、正道”作为立所理念。加入数字瀛和后,这份“被信任”的初心并未改变,同时成为借助平台发展的底气。刘华杰主任强调,只有守住本土信任,才能在更大平台上走得稳。


谈及个人心得,刘华杰主任总结为“三个常做”:常去乡镇走一走,倾听老乡们对法律的真实需求;常翻老案卷看一看,回想当初如何靠专业赢得信任;常跟年轻律师聊一聊,从他们身上学习新东西,也把“扎根本土”的初心传递下去。如今加入数字瀛和,更要带着这份热情去学习,让初心在新平台上实现新作为。


广东大观律师事务所在清远扎根29年,拥有本土口碑与群众基础,但也面临发展“瓶颈”:专业能力需升级,传统办案效率不足;想拓展服务范围,却缺乏跨区域资源;欲将“大观”品牌做响,单靠自身力量有限。而数字瀛和的三大优势,恰好解决了律所“想发展却没路径”的难题,让团队有信心在本土做得更精、走得更远。


一是数字化工具“提效率”:此前处理案件、管理客户依赖手工记录,易出错且耗时,平台的智能办案系统、客户管理工具能节省时间,让团队有更多精力投入服务与专业提升;

二是全国网络“破局限”:以往清远企业有外地业务需求时,律所常“干着急”,如今通过平台可快速对接当地律所;

三是品牌生态“扩影响”:数字瀛和成熟的品牌运营经验,能帮助本土律所“借船出海”——例如通过平台宣传渠道,让更多人了解“广东大观律师事务所是扎根清远29年、又有全国平台支撑的律所”,这对品牌塑造至关重要。


面对日益激烈的区域市场竞争,刘华杰主任始终认为,本土律所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懂本土、贴民心”,要想进一步突破发展边界、提升服务效率,借助平台的力量至关重要。数字瀛和在这一过程中的支撑作用尤为关键:一是“给资源”:平台上丰富的跨区域、涉外案例及律师资源,可直接学习、咨询;二是“给工具”,多语言翻译、涉外合规模板等工具能解决“入门难”问题;三是“给机会”,平台组织的跨区域交流、涉外培训,能让律师开阔眼界。他坦言,没有数字瀛和,律所走跨区域、涉外之路会困难得多。

谈及如何充分发挥数字瀛和平台的价值,刘华杰主任结合自身经验,对刚加入瀛和体系的律所与律师分享了三点感受:


“带着需求学,别盲目跟风”:加入平台前,需明确自身律所及个人最欠缺的方面——是缺工具、缺资源还是缺品牌方法,找准自身需求,才能充分发挥平台价值。

“守住自己的根,别丢了特色”:广东大观律师是扎根清远29年的律所,加入数字瀛和后,始终未忘“服务清远”的初心,因此,必将守住核心优势,将平台资源与自身特色相结合。

“主动开口问,别怕麻烦人”:数字瀛和体系内的“家人”十分热情,律所刚加入时,不懂办案系统便咨询平台客服,想对接外地律所致电区域负责人帮忙,均得到积极回应。不要因不好意思而独自琢磨,主动交流能少走弯路,也能更快融入平台。


从1996年的初心启航,到2025年的平台赋能,广东大观律师事务所用近三十年的坚守诠释“本土法治的温度”。北江潮涌,法润清城。在这片沃土上深耕细作,于法治浪潮中乘势而上,大观清远正以专业与担当,践行本土律所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