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遵义——这座镌刻着红色记忆的城市,不仅是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点,更是西南地区法治建设蓬勃发展的缩影。如今的遵义,正以“法治遵义、平安遵义”建设为抓手,在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基层治理等领域持续发力,法律服务需求随城市发展不断扩容。
截至2024年底,贵州省共有律师事务所1421家,执业律师达19403人。作为贵州重要的中心城市,遵义的法律服务力量同样增长,目前已拥有律师事务所201家,执业律师2779人,较1995年增长28.7倍,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服务体系。如何在本地化服务中实现专业化、差异化发展,成为许多扎根地方的律所必须破解的难题。
今天,我们采访到贵州舸林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主任程吉芬,这家深耕遵义18载的律所,在面对区域市场“内卷”,如何带领律所创新发展。
过去,我们在遵义深耕多年,长期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法律顾问服务,同时深耕基层,进社区、校园、企业、军营,将晦涩的法律条款转化为百姓听得懂、用得上的法律常识。26年的执业经历让我深知,三、四线城市的律所,要想更好地服务地方、承担社会责任,必须要有强大的专业能力和高效的服务手段作为支撑。之前,我们靠的是团队的经验和责任心,但面对越来越复杂的案件和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我们感到了“瓶颈”。我们需要更前沿的理念、更系统的知识体系和更广阔的资源平台。
现在,贵州舸林律师事务所正式加入数字瀛和平台,开启专业律所与全国性法律服务平台深度融合的全新篇章。数字瀛和在法律科技和全国律所协同方面的优势,正好能补上我们的短板,帮助我们突破地域限制,让遵义的客户也能享受到和一线城市接轨的高品质法律服务。
我们关注到,北京法院将于10月15日启用整合多项业务的“全国法院统一电子诉讼服务平台”,这标志着“一网通办”的司法数字化浪潮已至,全国推行乃大势所趋。反观律师行业,对数字化的渴望虽“苦之久矣”,却常因工具割裂、标准不一而步履维艰。面对这一历史性契机,我们更应主动拥抱变革,借助瀛和与KindleLaw等平台力量,将挑战转化为机遇,在未来竞争中抢占先机。
在数字化上,“KindleLaw数字化法律服务系统”带给我们最直接的改变,就是将的服务效率和专业能力会得到“双提升”,我们的律师以后处理案件,可以在KindleLaw中实现从收案、项目协同、电子盖章到结案归档,实现全流程线上办公,大大减少重复工作,让律师能把更多精力花在研究案情和服务客户上。
在专业能力上,加入数字瀛和,就等于加入了一个全国性的律师协作网络。我们遇到疑难复杂的案件,可以随时和全国各地的优秀同行交流,共享他们的经验和智慧。这对于我们处理一些新型、复杂的案件,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知识产权、跨境投资等领域的法律问题,是非常宝贵的支持。
我们始终认为,律师的价值,在于真正帮助了多少人。过去我们曾为下岗职工争取养老金、为农民工追讨欠薪、参与村居调解,主动融入基层治理,担任村居法律顾问,参与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的调解,用专业力量化解社会“微创伤”,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我们持续投身法律援助事业,为困难群体点亮法治的微光,确保公平正义不因经济条件而打折,这些都是我们作为“遵义律师”的本分。
现在有了数字瀛和的加持,我们可以把这份“本分”做得更扎实。比如,利用平台的资源,我们可以开发出更精准的普法课程,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送到更偏远的乡村。在处理一些涉及面广的社会矛盾时,我们也能借助全国网络的力量,获得更多专业指导,提出更周全的解决方案。
未来,舸林律所将依托数字瀛和的平台,在巩固传统优势业务的基础上,重点培育和发展一些新兴业务领域,比如企业出海、数据安全、家族财富管理等,形成我们新的业务增长点。
继续深化在公益法律服务和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探索“法律科技+公益服务”的新模式,让法治的阳光通过更高效、更便捷的方式,照进每一个需要的角落。将舸林律所打造成“扎根遵义、服务贵州、面向全国”的,既有温度又有高度的专业化律师事务所。
巍巍娄山,泱泱赤水。在红色土地上深耕细作,于法治征程中锐意进取,瀛和遵义正以专业与担当,书写新时代的法律服务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