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为探寻三四线城市律所发展之道,助推协同共进与创新增长,「第六届中国三四线城市律所发展论坛」在线上圆满举办。在北京律师法学研究会指导下,本次论坛由数字瀛和主办,山西瀛航律师事务所承办,中元智航、庭立方与法和科技亦贡献很大助力。围绕律所发展瓶颈、专业化团队打造、创新业务拓展、组织管理变革以及数字化趋势等话题,论坛提供了可参照、可复制、可落地的发展新样本,以期对三四线城市律所发展提供助力与赋能。 经六大平台直播与转播,本次论坛吸引了超5000人次线上参会,氛围热烈,好评如潮。 以下是论坛精彩内容回顾—— 1 致辞篇 近年来,我国律师业竞争日趋激烈。从全国化布局到区域性辐射,律师事务所的发展正沿着产品化、品牌化、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等道路不断纵深推进。中国政法大学律师学研究中心主任王进喜、北京律师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孙在辰、山西瀛航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永生受邀致辞,对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福,并对三四线城市律所的创新发展给予殷切的期望。 王进喜教授肯定了本次论坛召开的必要性。“三四线城市处于国内大循环的纵深地带。与此同时,疫情对千行百业产生重大影响,此时举办这样的交流论坛,恰逢其时。” 对三四线城市律所的未来发展,王进喜教授给予了极大的信心,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在新的形势之下,三四线城市律所既要有战略定力,把握国家的战略基点,同时要有现实的灵活性,克服眼前的困难。相信依靠广大律师的聪明才智,一定能克服困难,实现共同的发展目标。” 孙在辰 北京律师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围绕律师行业的发展现状,孙在辰主任以一系列数据和资料佐证了三四线城市律所在行业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三四线城市律所是行业的主力军,其发展与未来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探讨。当下,我们用完全线上的论坛形式,召集行业嘉宾,探讨全新的话题与命题,也是突破性的尝试。” 孙在辰主任认为,“在律所可持续发展的语境下,难的事情不是扩大规模、不是提高创收,而是经营理念的升级与组织形态的变革。我们要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并建议三四线城市律所积极拓展“从律所内到律所外、从行业内到行业外”的合作与共享,打造新的服务链接形式。 王永生 山西瀛航律师事务所主任—— 「三四线城市律所发展论坛」自2016年举办首届,至今已延续六届。作为论坛最早的发起人,王永生主任表示,“助推三四线城市律所协同共进、创新增长、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我们一直在路上。” 结合自身运营律所的管理实践,王永生主任道明了三四线城市律所发展的瓶颈。“三四线的资源不如一线大所,品牌和产品的打造也相对困难,无法享受大城市独有的优势。举办这个论坛,就是要在困难中求发展,在合作中求突破,青年律师如何培养?业务市场如何打造?特色产品如何推广?这都是我们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2 纵论律所【新业务】 合规业务、批量业务、乡村振兴业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兴业务领域走到舞台中央,带领律师与律所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本节邀请到江苏瀛苏律师事务所主任佘勇,上海瀛东律师事务所管委会委员、高级合伙人张浩,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刑事合规部主任刘欣,围绕三项创新业务,分享经验与智慧。 围绕乡村振兴业务,佘勇主任分享了一套可落地的数字化综合服务方案。该服务方案汇通了法务、财务、技术与大数据,涵盖建立主体档案、自主建账及签约、业务开展、风险及舆情监测、线上线下运营服务、增值服务、绩效评估与建议、公共智慧大屏等八项服务模块,打通了从数据采集到应用发布的全流程。 佘勇强调了融入数字技术对业务创新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各个行业的边界都因为数字技术的出现而被调整、颠覆与再定义。感恩瀛和的数字化战略,经过几年的平台合作,立足于三四线城市的瀛苏所将业务推广到了全国各地,这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 张 浩 上海瀛东律师事务所管委会委员、高级合伙人—— 近年来持续热门的“不良资产业务”,获得了律所与律师的广泛关注。它不仅是案源的稳定入口,也在律所营收与人才培养上提供助益。张浩分享了零售金融不良资产处置平台——捷案通,讲到捷案通的政策背景、市场规模、客户痛点、解决方案等,是一套完善的新产品打造路径,也是一个可供各律所深入合作的新业务方向。 案件管理支持、全国律所网络、数字化平台、整体解决方案与强大的法律背景都是捷案通的优势与特点。张浩主任肯定了三四线城市律所推进零售金融不良资产业务的重要性。他表示,“专业风控,紧盯流程,全程监控!我们期待和大家一起,共享零售金融不良资产盛宴。” 刘 欣 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刑事合规部主任—— 刑事被誉为法律王冠上最闪亮的明珠。当刑事遇到最近的合规大热门,将产生怎样的价值碰撞?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刑事合规部主任刘欣围绕“刑事合规业务”展开精彩分享。 刘欣律师首先从多个热门行业的政策趋势切入,强调了宏观政策与行业趋势对企业刑事合规的重要指导作用。围绕事前刑事合规的价值,尽职调查,法律风险的评估、反馈和整改等,刘欣律师深入探讨了怎样做好刑事合规服务项目的要点,并认为“合规是一个动态工作,与诉讼业务不同,与传统非诉业务也不同,需长期跟踪。” 3 把握数字【新技术】 数字化的大趋势下,千行百业的组织、业态、生存方式都要被重构和再造。法律服务行业也概莫能外。本节邀请到广东瀛凯邦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戴选涛,庭立方核心导师、四川卓安律师事务所首席律师成安,法和科技CEO、赢了网创始人李磊,共同探寻法律服务行业数字化转型可落地的方法论。 广东瀛凯邦律所是一支出色的数字化团队。戴选涛主任分享了瀛凯邦数字化改造的实践经验,“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加强内部数字化管理是律所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所初期,我们只有六名律师,是典型的小所。经过多年发展,我们发展到近80人,在律所规模、专业水平、组织形式上都有质的飞跃。” 戴选涛主任深入探析了律所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需求、痛点难点与成功实践,并强调了数字化转型对律所发展的跨越式改变,“律师的职业是全国化的,在三四线城市的律所,也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把业务做到全国。” 成 安 庭立方核心导师、四川卓安律师事务所首席律师—— “大多数行业都进入了互联网文明时代,而律师行业大部分还处在农耕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距离数字化道路还很远。”成安老师指出了律师行业当下面临的痛点,指明了数字化给律师带来的价值——提升效率、优化体验、模式创新。 以卓安律所为例,成安老师详细阐释了数字化在具体业务场景中助力律师的方法与路径,让大家全面地了解到数字化律所的奥妙,并呼吁律所和律师们以客户为中心,用数字化手段打破原有的业务边界。他认为,“数字化重新定义了法律服务,缔造了新组织、新模式与新服务。“ 李 磊 法和科技CEO、赢了网创始人—— 李磊主任分别分享了律师个人、团队和律所各自不同的转型方案。当前,在法律服务行业数字化的大潮中,法律科技公司作为关键参与者,正从“工具提供者”逐步跃变成为“赋能者”甚至“引领者”。李磊主任表示,“2022年,全国律师⼈数已经达50多万⼈。我们预测到2030年,律师⼈数将到达100万⼈。未来,规模化和数字化将成为律师行业发展的两大趋势。” 李磊重点描述了数字化将对法律服务行业带来的颠覆性影响,“业务方面,客户的数字化发展迅速,倒逼法律服务提供方数字化;品牌方面,个人IP的打造方式也在发生巨大变革;组织方面,逐渐诞生‘大平台、小团队’的模式……诸多因素推动着我们的数字化进程,如果能抓住数字时代的这波机遇,我们会实现全面赶超。” 4 洞悉组织【新模式】 本节邀请到河南洛太律师事务所主任任崇宇、江苏品川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立、山西瀛航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永生,从三位律所一线管理者的分享中,我们能收获关于三四线城市律所发展的哪些心得与智慧? 任崇宇 河南洛太律师事务所主任—— 结合河南洛太二十年来的发展经验,任崇宇主任总结了经验与心得,“不安于现状的心、强有力的合伙人队伍和律所多年沉淀下的文化是律所做大做强的根本。” 任崇宇主任分享了洛太所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在合伙人和律师人才的吸引和培养上,任崇宇主任表示,“随着律所的发展,我们吸收优秀的律师成为合伙人。三观一致,志同道合,性格、业务、特长互补,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王 立 江苏品川律师事务所主任——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在王立主任的带领下,江苏品川致力于成为一家专业化的商事精品所。历经7年发展,品川所成为了300余家单位的法律顾问,为做好本土化综合服务、做好本地企业的法律顾问而不懈努力。王立主任分享了律所的业务发展和战略规划,并分享了关于“如何做好常法顾问”的关键思考。 针对三四线城市律所的发展,王立主任认为,“我们要着眼于市场和客户的需求,注重律所定位与战略的制定,同时厘清律所与律师的关系,让律师回归专业本身。”此外,王立主任提出“支撑型律所”与“赋能性律所”概念,结合品川所的成功案例,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律所发展方案。 王永生 山西瀛航律师事务所主任—— 立足于山西运城,王永生主任带领的瀛航所作为三线城市律所,呈现了高速的、可持续的发展态势,贡献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发展样本。王永生主任认为我们应该积极拥抱时代变革,“互联网短视频的普及、疫情防控常态化、头部律所快速扩张……时代的变革要求三四线城市律所法律服务必须专业化、创新化。” 瀛航所非常注重法律服务产品的开发与运营。对此,王永生主任强调,“法律产品驱动律所专业发展,促使青年律师快速提升法律风险意识、语言文字功底、综合全面知识,弥补青年律师社会经验不足短板。律师辅助类产品也能实现法律深度快速积累。”另外,王永生主任也强调了公共法律服务的重要作用,“公共法律服务产品,在扩大律所品牌影响力的同时,打通了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当生产力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站在数字浪潮中的法律服务行业,理念不能不进步,模式不能不创新,通往未来的大门,总要有人去推。让我们共同期待三四线城市的律所能迎来新发展,拥抱新未来。正如数字瀛和创始合伙人董冬冬在总结致辞中所说的,“整个行业要团结在一起,把握机遇,拥抱变化,在这样一个VUCA时代,共同探寻创新发展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