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2. 桂客年会,一场关于未来的讨论

桂客年会,一场关于未来的讨论

2016-01-12 15:24:24

        移动互联时代,律所和律师将何去何从?未来十年是否需要大所?这些曾被热烈讨论的话题,昨天再次被提起,不同的是,此次讨论汇聚了法律学界和实务界的智慧,更显高端和深刻。《民主与法制》总编辑刘桂明老师运营的“桂客留言”微信公众号上线一周年之际,汇总了许多关于法治、关于未来的思考,回顾一年的历 程,是总结,也是开启。


        此次桂客年会,由瀛和律师机构参与举办,以“律所管理与创新”为主题,于1月11日在北京举行。作为瀛和律师机构战略发展顾问之一,刘桂明老师邀请瀛和律 师机构北京、上海、厦门、西安、新乡等地律所主任参加。贺卫方教授、许章润教授、张学兵律师、高子程律师、肖微律师、李大进律师、李晓鸣律师等律界知名人 士纷纷到场,并发表精彩观点,来自全国各地数百名律师、互联网界人士、媒体人参加了年会。


        “桂客留言”是一个表达法律人看法、诠释法律人说法、展现法律人写法的平台。之所以选择2015年1月11日开通“桂客留言”微信公众号,刘桂明老师的说 法是,“一是因为那一天我第一次站在全程马拉松的起跑线上,曾经认为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全程马拉松被我踩在脚下;二是因为那一天是《律师法》 诞生的日子”。怀着对法治梦想的执着追求,“桂客留言”已经奔跑了一年。


        作为对“桂客留言”的年终总结,桂客年会内容包罗万象:年度思考、年度事件、年度创新、年度模式、年度管理、年度记录、年度撞击、年度观察、年度拓展、年度心得、年度话题、年度对话等依次展开,每位演讲者观点独特,让人脑洞大开。


        瀛和律师机构总部负责人、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孙在辰主任,在年度模式环节介绍了瀛和律师机构的发展模式,以及瀛和几家法律电商的发展状况。瀛和的互联网基 因和创新的发展模式,为中国的律所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而且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和认可。孙主任重点诠释了瀛和律师机构正在架构的法律生态系统,在这一系 统中,各种资源都能够顺利对接,实现各种方式的共赢。


        年度话题“未来十年是否需要大所”,引发了各位律师和现场嘉宾的强烈反响。毋庸置疑,大所是中国律师业发展的标志,但是,在互联网时代是否还需要大所,的 确是一个需要全行业共同思考的问题。几十年来,我国律师事务所经历了国资所、合作所、合伙所乃至个人所的变迁,逐渐涌现出了一批百人大所,但是将来是否需 要大所,是需要讨论的。各位律师通过现场辩论的方式探讨这一未来趋势,各方观点精彩纷呈。


        关于这一话题,瀛和律师机构联合创始人、上海瀛东律师事务所董冬冬主任给出了自己的观点。董主任作为话题立论嘉宾之一,强调未来十年大所存在的必然性,并 以人才的核心地位为出发点,辅以大数据等鲜活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董主任罗列中国单一法域、未来业务量大和需求刚性增长等特点,表示将来需要的是平台 律所和精英律所,所以未来大所的存在是有现实依据的。
        几位反对未来需要大所的律师观点也很明确,他们主要围绕互联网给法律业带来的变化展开论述。表示,未来律师行业很有可能不再需要传统意义上那样依靠固定的 机构实现工作,律师事务所的优势将会逐渐减少;衡量一家律师事务所的优良并不在于其规模的大小或是律师的多寡,关键在于是否能为当事人提供优质的法律服 务;未来,每个个体都是媒体,都可能成为品牌;消费者决定律所和律师的定位和发展趋势。


        未来十年是否需要大所,未来将以怎样的形式呈现律所和律师,虽然还不是很清晰,但是今天的讨论很有必要,说明中国的律师在法治道路上在不断探索。
        关于此话题,李晓鸣等几位律师的点评更加精彩。他们站在中立的角度,参考国内外律所发展的趋势,并结合自己几十年的律所管理和律师执业经验,高屋建瓴 地阐述了中国律所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几位律师特别强调了职业精神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希望内容整合与法律平台相结合;强调专业能力、管理模式、律所 文化三者结合才是中国律所提高水平的关键。
        清华大学法学院许章润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贺卫方教授分别对当天的会议做最终的点评,两位教授渊博的学识和演讲的风采,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为当天的桂客年会研讨环节划上圆满的句号。
        移动互联已经改变了我们,并且还将继续改变。律师事务所应该如何发展,是一个不断被探讨,永远没终结的话题。正如肖微律师所说,如果不敢保证将来会怎样,那就把握住现在的发展。